古玉鉴赏 南京博物院馆藏古玉赏析

栏目:历史 2021-12-06 11:19:29
分享到:

南京博物馆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北侧,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它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组织系统的演变

1933年,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倡议下,国民政府成立了国家中央博物馆筹备处。蔡元培先生亲自担任第一届理事会主席,、杭接任筹备处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博物馆筹备处携其文物于1937年底搬离南京,分三路将文物运往西南各地。几经辗转,终于在1940年底进驻宜宾李庄。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学会、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大学文学院等著名科研教育机构一起,成为李庄“抗战文化中心”的名称。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文物全部运回南京。

建国后仍称国家中央博物馆,由文化部领导;1950年3月,更名为南京国立博物馆。原隶属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后隶属华东管理委员会文化部;1954年起改为江苏省文化局领导;1959年,南京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址,仍定名为南京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历任院长有徐平舆、曾赵昚、姚谦、梁柏泉、徐胡平、龚亮。

南京博物院现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在江苏既有国家级,也有地区级;不仅有宫廷传世品,还有考古发掘,还有一些是社会收藏捐赠的,都是历代的珍品,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有青铜、玉器、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犄角、漆器、丝绸刺绣、字画、印章、铭文、造像等。都是一应俱全,而且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历史系列,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发展最直接的见证。其中,新石器时代的“玉弦饰”、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重烙铜壶”、“应邑”、西汉的“金兽”、东汉的“广陵王茜”、“错银青铜牛灯”、“金镶兽铜砚盒”、西晋的“青瓷兽尊”、南朝此外,书画藏品还有“扬州八怪”、“吴门画派”、“金陵画派”、傅抱石、陈之佛等。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系。

玉山紫青

玉佛寿庆

榆林知青

玉坠装饰

佛手柑形的玉花插得很清楚

高11厘米,宽7.5厘米

白玉。这个器具的形状像佛手柑。一大三小的佛手柑生在一盘树枝上。大的在中间,小的住在枝叶旁边。它只是以中间那个高高的洞作为插入点,造型非常灵动自然。

仿古云龙图案玉石洗洁乾隆

仿古熏玉

仿古龙凤图案玉壁清干龙

仪器表面刻有整块青白玉,人工加工成赭石黄覃泽,古色古香。一面雕云龙,一面雕云凤,工艺精湛

玉露清

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9.5厘米和1 6厘米

贾斯帕。炉造型为一个圆形的芦苇,有一个碗状的盖子,顶部雕刻盘龙,芦苇的两个耳朵,底部是圆形。耳朵是用凤凰项圈装饰的活耳朵。店头排列在肚底的三面,店头垂下胡须,绕过圈底,形成三个有胡须的脚。炉盖和炉身整体浮雕有动物脸图案。

清初带盖玉壶

赤龙虞雯北明

玉炉带盖清洗

芙蓉石鹿卿

高1 7厘米,直径14.9厘米

炉子被模拟成一个圆形的簧片,它的盖子是一个圆形的碗。圆圈顶部的每一侧都是拱形的,雕刻着芬芳的风,有喇叭状的脖子和肩膀以及耳朵。雕刻制作为变体挂凤,挂在左右两侧的嘴边和腹部。腹部的前后两侧装饰有环和角

农事地图玉屏清晰

明末清初花卉图案玉瓶

金镶玉腰带裤裆透亮

江苏奉贤李卫墓出土

曹宪虞雯雅清

土花洗玉

高6厘米,长15。3厘米,宽11.3厘米

蓝宝石。玉雕呈花瓣状,花瓣水洗,梅花装饰。洗的时候不仅雕刻了花瓣形状,而且在洗的时候还雕刻了花筋,一共五片花瓣。外簇的梅花雕琢而成,绕着大牛转圈,底部交织,顶部成簇绽放。花丛中还有一只蓑衣向洗涤池游去,别有一番风味。

带盖玉炉

于北青与郭文

余贝明以吻的形式

身高13.8厘米,长径13.1厘米

白玉。杯子呈鹅吻状,以雕花头为底,开口端为壶嘴,再加上动物形手柄。初吻呈鱼龙形,牙齿张开,卷须披发,身体扁而圆,饰有绳纹、钩状卷须纹和回文等。

六朝时期的龙凤形玉佩

1951年江苏省南京市登浮山3号墓出土

玉是蓝白色的。它被做成龙凤形状。首先将玉片切割成龙凤形状,然后对各部分进行雕刻和装饰。龙的脖子被卷起来,卷到后面,呈倒“S”形。凤凰栖息在卷起的龙的尾巴上,侧头和龙的首相背

玉玛瑙点缀北阴阳营文化

公元前4000年,

江苏南京北营洋营出土

战国时期的玉佩龙纹

安徽寿县小谷堆集出土

简化动物脸的于聪良渚文化

公元前2500年,

江苏武进寺墩出土

典型的良渚文化玉琮,以大顶小底、外圆、中钻圆孔、四角为中心,琢磨简化动物面纹,自上而下装饰了八组简化动物面纹。

于碧红范碧玉策干青道长十一年

玉瓜盒清

选用上等的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的瓜形玉盒,呈现浅浮雕图案。瓜迪做了一个盒柄,盖了盒子,连接了身体,雕刻技术非常出色。

玉露清

西汉国宝级文物镇馆之宝之一

中国第一件出土、科学修复、完好的汉代银玉衣

1968年,当地驻军轰炸河北省满城县西南部灵山山上的一座西汉古墓时被发现。考古学家在中山国国王刘胜和夫人窦婉的墓中出土了两套保存完好的“金玉衣”,这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次。此后,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广州、安徽、北京、陕西等地发现了30多套玉衣。目前保存在南京博物院的银玉衣是徐州汉墓中发现的珍贵文物。

这件银玉衣是1969年在徐州涂山一号汉墓出土的,全长170厘米。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几乎与人体一模一样。在“玉衣”中,头上有眼罩、鼻塞、耳塞和口盖,小腹上有遮盖生殖器的小盒子和肛塞。整件“银玉衣”从头到脚由五部分组成:头罩、上衣、裤子、手套、鞋子。头罩包括整个头部和后颈部,长27厘米,由230个片玉碎片组成。顶部是一个墙壁形状的玉片。面罩包括前额到上颚以及左右耳。它长23厘米,由105件片玉作品组成。眼睛、鼻子和嘴巴上的玉片是专门制作的,以显示面部的生动形象。例如,眼睛是橄榄形的,下腭是半月形的。鼻子由15块梯形小玉片和一块半圆形玉片组成。上衣、裤子、手套、鞋子上的玉片有方形、长方形、月亮和三角形。整件玉衣中有2600多块玉,玉衣的银线重约800克。

徐州在西汉时期属于楚王的封地,在东汉时期成为彭城王的封地。土山一号汉墓的主人是东汉某代彭城王。汉代帝王、王侯、君王和高级贵族死后都要穿玉衣,大致出现在川端康成时期。但是在西汉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已经发现的西汉王公的玉衣包括金、银、丝。到了东汉时期,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只有皇帝去世时才有资格穿金戴玉的衣服,而诸侯去世时只能穿银戴玉的衣服,而普通的贵族和公主皇室只能穿青铜和玉的衣服。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成为魏国皇帝。他认为使用玉衣是“愚蠢和庸俗的”,并于公元222年下令废除玉衣葬制。至此,从西周初年到汉代鼎盛时期,玉衣葬制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玉杯西汉一级文物

江苏徐州狮子山王楚陵出土

于聪良渚文化一级文物

高7.2厘米,上端8.5-8.6厘米,下端8.3厘米,上端6.8-6.9厘米,下端6.7-6.8厘米

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四墩遗址出土了M4

透闪石软玉,乳白色,带翠褐色和红色条纹。该装置是一个扁平的方形圆柱体,有一个外侧和一个内圆。孔是成对钻的,孔壁略微弯曲,打磨光滑。外表面由四边的垂直凹槽分成四个凸面,中间部分由水平凹槽分成上下两段。每一节以四角为轴,精雕细琢,刻上错综复杂的表面图案。上段为冠形人脸,下段为动物脸,两侧弯曲的尺子形边框代表人类上肢和动物前肢。这是微雕的杰作。

玉坠大汶口文化一级文物

江苏新沂华亭遗址出土

玉璧西汉

江苏铜山小桂山出土

万发关羽歌

身高6厘米长9厘米

1970年,江苏省吴县灵岩山出土了毕源墓

蓝宝石。皇冠呈花瓣状,由玉料空切割而成,外面雕刻双层花瓣,上面雕刻两片花瓣。牙冠下端两侧钻双冠毛,插一束牙冠发夹。是碧玉,像云头,有点晚了。

玉湖图案玉璧歌

直径11.4厘米,孔径2.6厘米,厚度0.5厘米

蓝宝石。这面墙又平又圆,上面钻有圆孔。一面分内外圈,内圈刻纹,外圈刻龙纹。一面雕着两只相对的老虎,一大一小,扭着拖着,看着宰相的侧面,充分利用了圆墙的旋转形状。

带盖玉瓶

莲瓣洗玉

南唐玉悼书一级文物

长16厘米,宽7厘米,0。3厘米厚

1950年,江苏省江宁县祖汤山李圣钦陵出土了和田玉。每一件玉书都被做成一个扁平的长方形,玉片被切割和抛光。正面镌刻竖楷书金字。字有三行,先剪刻文字,再填金粉而成。背面刻有玉器序号“八”。丧书共42件,出土时存放在一个石函中。

清代玉朱超一级文物

江苏吴县甘龙进士毕源墓出土

良渚文化玉器很有名

锥形物

于聪

神面纹玉琮最有特色

玉带钩

下图是大云山刘飞墓出土的玉带钩

这一个是水晶滴

战国早期无锡锡山出土的琉璃盘蛇精美球形器

图文涞源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