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如何打分 怎么看待豆瓣电影的打分

栏目:国内 2021-09-16 14:12:25
分享到:

文|三千岁

电影有很大一部分商品属性,难免会遇到观众的反馈。观众层面有自己的考量和动机,构成了电影评价的舆论体系。

韩三平“三个几十块钱”的说辞已经持续了20年。观众在看电影前的参考行为是参与感和主导意识进一步提升的具体体现,消费逐渐趋于理性,这是好事。

目前,电影营销的概念已经变得更加立体、多样化和深入化。让你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准备上映是不满足的。关键是突出“好”字,需要看,必须看。

很多时候,消费者失去了继续相信这一套痕迹的营销理念,这也是当前电影市场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平台有不同的口径和不同的特点。

猫眼和淘宝电影专注于销售,而时代和IMDb网站的受众有限。豆瓣成了电影舆论的风向标,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电影网站。难怪冯小刚骂人:豆瓣都是大尾巴狼!

今天,我们不谈别的。来说说我对豆瓣电影评分的看法。

一个

豆瓣电影宣传的概念被压制得很低,宣传痕迹被掩盖得很紧。为了用户体验,始终坚持清新、干净、感伤的社区路线。

在过去的五年里,它变得焦躁不安。

影视模块和豆瓣集团是最吵的领域,电影也容易理解,毕竟他们和市场是有联系的。豆瓣群是社区微博的变种,逐渐有了内在的味道。

无论怎么压制,都阻挡不了市场目光的倾斜。此外,必须有利润考虑。

豆瓣电影评分的算法是机器控制而不是人为的,这也是豆瓣的核心吸引力。如果这一块也塌了,跟贴吧、微博也没什么区别。

到目前为止,算法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但其定位和概念已经有据可查,无效、低级和恶意的评分操纵行为被计算机独立操作所对冲。

豆瓣CEO前年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文章,这里就不重复了。

豆瓣评分能否受人影响,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我的理解:是的,但是很难。

豆瓣的算法系统在一定区间内抓取有限数量,进入样本库参与评分,但不是全部。豆瓣的评分是由评分基数、观看人数和星级来决定的。

有人为干扰的可能,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评价体系,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审美,不同的动机。因此,结论是不同的。

三十五块钱买一张电影票,就是为了寻找和满足两个小时的功能刺激,这样的消费者和消费心理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部分热爱电影的影迷都会有自己的豆瓣账号,可以作为参考或者参与评价,成为电影产品舆论体系中的一员。

作为平台的有效参与者,我总结了以下几类人:

1.无脑评分。仅用于标注“看过”和影片参考,随意、随意,但不思考,完全凭心情判断;

2.积极参与评分。有一个比较,把自己的期待和电影的最终呈现进行比较和衡量,完成评分;

3.负责评估。有感情,有思想,有一定的阅读量和审美基础。评分细致全面,留有一定的思考空,不用担心马上评分;

4.专业评估。一般由专业影评人、从业人员和电影学院学生组成。这部分评分相对公平合理,综合考虑了视听水平和审美水平。珍惜羽毛和账户风格。

以上列表是正常逻辑下的评分系统。当然,还有另外两种情况。

1.违心的评论员。红包评级,控制和评估文章。有一定的粉丝基础,通过自己的影响力逆风而上,口碑相传,进而获得利益。多关注影院,非常注重时效性;

2.水军。豆瓣账号注册时间基本在两年以内,没有网站维护运营的个人痕迹。看不看都无所谓,只是为了打分或者敷衍的评论。在网上购买并不时发出的工具性账号,用于刷高分和恶意诋毁同期电影。

豆瓣评分的不确定性或变量取决于最后一种情况。水军是有价值的。就电影营销而言,如果分数上升,就永远跑不了。

说说我是怎么得分的。我无意炫耀或树立榜样。我只想提供一个想法和参考。

我不是影视专业的,看电影纯粹是爱好。业余时间也翻了一倍电影相关的书籍,看了一定数量的电影。中文系毕业,多多少少有一些审美基础。

评分是一个主观的事情,你的行为包括你的审美、价值观、品味等方面。如果你坚持只说成绩,为什么还要这么纠结?我真的很难反驳。

三年前开始在豆瓣写短评。长评考虑水平,但短评不是很有挑战性。逐渐培养出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纠缠、换分的事情时有发生。

在我看来,不同的观影方式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会影响评分。在电影院看电影和在手机屏幕上看完全不一样,可能会让你得出相反的结论。

抛开看电影的因素,首先要打破偏见。怎么说呢,对一种自己不喜欢的电影故意打低分是不理智的。

我对漫威漫画和DC有偏见,不影响我为小丑演四星;我不习惯类型片拿金棕榈奖,也不影响我演《寄生虫》。在我看来,这些电影的最终呈现,给出这样的结论,符合我一直持有的评价标准。

个人对视听层面的研究很少,很少有电影注重构图、拍摄、剪辑、布景等。我对电影的审美标准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很难通过。以我为例,我们来说说三星。

无论是小说还是现实题材,一定是从大银幕到现实世界的一个弧线,是人们看待周围世界的一个参照物。

从这个层面来说,有很强现实意义的电影在我的会议上会得到高分。

具体来说,就是说:

1、讲一个什么故事。流行、流畅、肤浅,和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蜻蜓沾水,互相抓伤对方的靴子,深入渗透,切得又深又独特。故事和象征意义薄弱的电影,抽象地看也是有效的。

2.表达的好不好。以mainland China国内院线电影为例,但不要提具体的电影名字,有很多。

导演总是把观众当白痴。最核心、最关键、最有话题的东西,都是安排演员通过台词说出来的,怕你听不懂、听不透。这很能说明问题,但还达不到表达的程度。

3.审美标准。这是过滤了电影的故事、情节和视听效果后剩下的。往上走,需要你自己去提炼,大部分有感官刺激玩家和社交动机的群体首先很少关注这个层面。就商业而言,这部分的价值很低,实现了也没用。

我经常说一些电影就像一部电影。你什么意思?“喜欢”不代表“喜欢”。一些老油条常说,MTV既有视觉感,又有肥皂剧感,意思就是电影一定要有“电影感”。

电影不是简单的文字形象化。你必须尽可能地用电影的方式来表达它们,而不是损害观众的口味。

我经常在微信群里举一个例子:打磨。有些电影,在比较封闭的地方,光源不足,电影光线的出现要遵循基本的自然规律。

低级的做法就是用人工光源,完全抛弃自然规律,做人工补品,只是为了让你看得更清楚更清楚。

如果你不这样做,你的体验会受到影响,你的期望会受损,然后你的个人声誉会受到影响。这些和我前面说的道理一样,都是靠演员的台词说出来的,过分迁就观众的感受,忽略了本质。

市场需要引领,看人菜,追求观影群体最大公约数,是票仓填充的基本逻辑。你必须首先保证产品的外观和重量。越来越看不见了。

现在的情况是观众和制作人互相秀下限,恶心到自己快钱容易赚,傻子容易骗。

三四年来,每年看电影300多部,豆瓣看电影近2000部。每年演五星的电影基本不超过五部。在我看来,这和考试得满分是一样的,所以满分这么多。

纵观全球电影行业,产量在逐渐增加,值得关注的优质电影也就三四十部,多得不能再多了。

今年的四部五星电影包括两部故事片《悲伤之城》和《春天的故事》,两部纪录片《徒手攀爬》和《黑泽明的电影人生》。

玩五星电影肯定意味着看好电影少,这是一个因素。具体盘点写在下面的文章里,这是第一次讨论评分。

我认真评分,写短评,只是为了吐槽,留下一些痕迹,证明我见过。看完一部电影,什么都不留下就是失败。有些粉丝喜欢收集票根、海报和光盘,但他们都有同样的心理。

写到这里,突然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大家都负责任地认真评价一部电影,少了一些兴趣和情感因素,豆瓣的电影评分会不会变得更有参考价值?